21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 > 21 >

戊四氮诱导大鼠癫痫模型中前脑磷酸化DARPP -32与嗜酸损

【作者】 王伟文 [1] ; 廖晓阳 [2] ; 杨正辉 [1] ; 林航 [1] ; 王庆松 [1] ; 吴俞宪 [1] ; 刘榆 [1]

【关键词】 癫痫 戊四氮 大鼠 神经元

摘要】目的:研究在重复系统给予亚惊厥剂量戊四氮(PTZ)诱导的癫痫持续状态模型中,DARPP-32在大鼠前脑的磷酸化表达分布情况及其时程变化与嗜酸损伤神经元时程变化之间的可能联系,以探讨磷酸化DARPP-32(p-DARPP-32)在实验性大鼠癫痫模型中存在的神经元损伤所扮演的角色。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个实验组(n=5)和1个对照组(n=10), A组: PTZ 1 h,大鼠在PTZ诱发癫痫发作1 h后被处死,后几组按相应的时间处死; B组: PTZ 6 h; C组: PTZ 24 h; D组: PTZ 48 h; E组: PTZ 72 h;对照组大鼠接受同样体积和次数的0.9%氯化钠溶液腹腔注射,而后在与上述各组相应的时间点被处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检测不同组大鼠皮质、海马和纹状体p-DARPP-32阳性神经元数量和嗜酸损伤神经元数量。结果不同组大鼠皮质、海马和纹状体p-DARPP-32阳性神经元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与对照组比较,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大鼠皮质、海马和纹状体p-DARPP-32阳性神经元数量均升高( P<0.05); 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较A组和B组均降低(P<0.05); D组和E组较C组均降低(P<0.05); D组与E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组大鼠皮质、海马和纹状体嗜酸损伤神经元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与对照组比较,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大鼠皮质、海马和纹状体嗜酸损伤神经元数量均升高(P<0.05); B组较A组均升高(P<0.05); C组较B组均升高(P<0.05); C组、 D组、 E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发作后DARPP-32在大鼠前脑存在着明显磷酸化表达,且与嗜酸损伤神经元数量的时程变化有着一致的同步关系�

上一篇: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急性颅内出血后血压变异性及转归
下一篇:慢性肾脏病患者及动物模型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的表达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12018774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A907    邮政编码:1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