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6 > 01 >

慢性肾脏病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特点的临床研究

【作者】 赵鑫 ; 热西旦 ; 扎克尔 ; 黄萱 ; 张双艳 ; 桑晓红 ; 王梅红 ; 刘健 ; 李素华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血压监测 便携式 昼夜节律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阶段慢性肾脏病(CKD)患者24 h血压动态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的CKD患者362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5组:CKD1期组101例、CKD2期组83例、CKD3期组90例、CKD4期组56例、CKD5期组32例。采用携带式动态血压仪监测各组患者动态血压指标、昼夜节律,同时测量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CKD4、5期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均高于CKD1~3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患者中,深杓型、杓型、非杓型及反杓型血压者分别占1.9%(7/362)、19.1%(69/362)、54.7%(198/362)、24.3%(88/362);CKD1~2期即可见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模式。非杓型、反杓型患者n-SBP、n-DBP、夜间脉压均高于杓型患者,夜间舒张压下降率、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均低于杓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尿微量清蛋白〉300 mg患者24 h-SBP、24 h-DBP、d-SBP、d-DBP、n-SBP、n-DBP均高于24 h尿微量清蛋白〈30、30~300 mg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肾功能恶化进展,CKD患者血压水平逐渐上升,以非杓型、反杓型血压模式为主,且早期即有昼夜节律异常表现;随着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升高,收缩压及舒张压逐渐升高。

上一篇:糖尿病前期人群血脂特点及其对糖尿病前期转归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中国全科医学》投稿指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12018774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A907    邮政编码:1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