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0 > 27 >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 杨一民 [1] ; 李蕙 [1] ; 陈四文 [1] ; 黄建山 [1] ; 黄文钦 [1] ; 罗建勋 [1] ; 田志伟 [1]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机 机械

摘要】目的比较传统通气策略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PSV)应用于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LPS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不同原因引起符合急性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并符合上机指征的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4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23例,用传统机械通气策略;B组25例,运用LPSV。观察指标包括:吸入氧浓度(FiO2)、吸气峰压(PIP)、呼气终末正压(PEEP)、平均动脉压(MAP)、潮气量(VT),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LI)、脑室内出血(IVH)、动脉导管未闭(PDA)、肺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及呼吸机应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B组患儿的PIP、MAP、VT均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患儿的动脉血PaCO2高于A组,且B组的动脉血pH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动脉血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VALI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儿IVH、PDA、肺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上机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LPS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缩短了患儿上机时间及住院时间,是一种相对较为安全有效的通气策略。

上一篇: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临床危险因素研究
下一篇:北京大兴区40~70岁居民高血糖相关因素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12018774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A907    邮政编码:1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