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8 > 08 >

低中危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双诱导治疗后加入细胞毒性药物时机的早期临床分析研究

【作者】 李连文 [1] 刘北忠 [2] 陈建斌 [3] 姚仕菲 [1] 陈敏 [1] 赵毅 [1] 刘路 [4] 钟梁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药物毒性 治疗时机 诱导治疗

摘要】目的 比较低中危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进行双诱导治疗后,在不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时予以细胞毒性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7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初诊APL患者36例,对其进行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TO)双诱导治疗.根据加入细胞毒性药物时外周血WBC,以不同的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组:(1)(10~20)×109/L组和>20×109/L组;(2) (10~25)×109/L组和>25×109/L组;(3)(10~30)×109/L组和>30×109/L组.分析各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达CR所需时间、凝血功能异常持续时间,以及诱导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6例患者诱导期间无一例死亡.(10~20)×109/L组达CR所需时间短于>20×109/L组(P<0.05);(10~20)×109/L组和>20×109/L组CR率、凝血功能异常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25)×109/L组和>25×109/L组、(10~30)×109/L组和>30×109/L组CR率、达CR所需时间、凝血功能异常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20)×109/L组、(10~25)×109/L组、(10~30)×109/L组平均WBC峰值分别低于>20×109/L组、>25×109/L组、>30×109/L组(P<0.05);(10~20)×109/L组和>20×109/L组、(10~25) ×109/L组和>25×109/L组、(10~30)×109/L组和>30×109/L组分化综合征(DS)发生率、感染发生率、肝功异常率、3~4级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中危组APL患者进行ATRA-ATO双诱导治疗后,外周血WBC在(10~20)×109/L时加用细胞毒性药物可获得相对较佳的早期疗效.

上一篇: 131I联合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患者疗效及发生甲状腺功能减低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患儿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分析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12018774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A907    邮政编码:1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