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 > 06 >

三阴乳腺癌组织中乳腺小黏蛋白和局部黏着斑激酶的表达及

【作者】 张微 ; 张尘玉 ; 杨志强 ; 迟新楠 ; 岳莉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黏蛋白类 黏着斑

摘要】目的 检测乳腺小黏蛋白(SBEM)及局部黏着斑激酶(FAK)在三阴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5-2007年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术后诊断为乳腺癌的石蜡标本67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BEM和FAK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两者相关性分析采用列联表独立性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预后因素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SBEM在TNBC中阳性率为52.2%(35/67),FAK在TNBC中阳性率为68.7%(46/67).不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Ki67表达情况的TNBC患者癌组织中SBEM和FAK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月经状况、年龄、肿块直径的TNBC患者癌组织中SBEM和FAK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BEM与FAK之间有关联,Pearson列联系数r=0.438.SBEM阳性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为21.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28.9个月;SBEM阴性组中位DFS为23.3个月,中位OS为35.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K阳性组中位DFS为20.7个月,中位OS为25.4个月;FAK阴性组中位DFS为22.9个月,中位OS为32.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7例TNBC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为7.5%,5年总生存率为13.4%.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Ki67、SBEM和FAK与5年无瘤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SBEM和FAK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TNBC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且两者在TNB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可能为乳腺癌的转移和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上一篇:奥美拉唑激活乙醛脱氢酶2的抗神经元凋亡作用研究
下一篇:不同监测方法下压力滴定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冀ICP备12018774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A907    邮政编码:100053